手机壳究竟会不会致癌?针对这个问题,央视财经频道《是真的吗》栏目组,曾经邀请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的试验人员,进行了专业的试验。
节目组从地摊和商场购买了塑料、硅胶及皮革这3种多见材质的手机壳,其中,商场购买的手机壳都是品牌信息齐全的产品,而活动摊贩销售的手机壳没有标注生产厂商的名字。节目组将这些手机壳,送到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室内空气检测室进行了检测。手机壳在正常运用过程中真的会释放致癌物质吗永州除甲醛
测验一 运用手机1小时 手机壳平均45度
节目组找来6位热心市民,请他们按照平时的惯用方法,打电话、刷微博、玩游戏……测验平时正常运用手机时,手机壳的温度能达到多高。
1小时后,节目组用红外线温度测验仪,测验每部手机的**温度,6个手机壳外部的**温度为39.3度-48.4度,预算下来平均温度为45度。
测验二 手机壳加热到45度 会释放苯和甲醛
试验人员将试验舱温度加热到45度,然后把手机壳放进去,1小时后6个手机壳被加热释放出的气体收集完毕。随后,试验员对这些气体进行苯、甲醛含量剖析。
6个手机壳,无论是在活动摊贩还是在商场购买的手机壳,都释放了致癌物质苯,释放量在0.0191mg/立方米-0.0494mg/立方米之间。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对苯的浓度限制规定是0.011mg/立方米,试验时将手机壳密闭加热了1个小时,这么得出的苯释放量要比日常运用的情况高一些,基于这么的原因,手机壳的苯释放量并不算大。
不过,地摊上买来的塑料手机壳苯释放量更高,为0.0494毫克/立方米,而商场买来的皮革手机壳苯释放量则为0.0191毫克/立方米。
此外,还有4个手机壳甲醛超标。试验员用相同方法检测,2个硅胶手机壳、2个皮革材质的手机壳甲醛释放量都高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0.1mg/立方米,其中,甲醛释放量**的皮革材质,甚至达到0.25mg/立方米,是室内空气国家标准规定值的两倍多。永州除甲醛